行业新闻

疯牛病预防

疯牛病预防

疯牛病的感染路径主要是由消化道引起,而且由于朊蛋白的特殊性,现阶段还无法利用抗体疫苗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所以,目前对疯牛病的预防控制手段主要为隔断传播途径、灭除传染源。已有大部分国家采用对牛群、饲料、屠宰产品等的防控,避免朊蛋白潜在隐患造成疯牛病的四散。

 

牛群防控

为了防止疯牛病再次给人类造成伤害,目前欧盟已经对疯牛病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欧盟设立了许多专业的疯牛病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可通过对牛的部分组织器官进行迅速、精准的检测分析。进行检测的样本来源于在市场流通的牛、突然暴毙牛、由于特殊原因进行屠宰的24个月以上的牛等等。为了更好的防控疯牛病,美国农业部门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BSE监控和准入制度”的要求;并且,美国农业部门建议实行国家认证体系,对国际市场中的所有的流通畜禽产品进行追踪检测。自2001年来,我国农业部门依据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向全国推行疯牛的检测计划,主动与被动地对我国疯牛病进行检测。着重对进口牛群,甚至胚胎以及其后代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调研,这一类的牛群一定要长期进行监测。

 

饲料防控

饲料,泛指一切人类饲养动物的食物,一般狭义上来说饲料就是指农业或者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因此其安全问题直接关乎着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所以,重视饲料安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要想从根源上做好饲料安全的防控工作,首先要清晰认识到饲料在整个畜牧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对饲料安全造成影响的多重方面,饲料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以及先进科技给畜产品安全性带来的重要影响。对饲料安全的保障工作非常艰辛、仔细且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但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而且要探索先进的饲料新技术,完善饲料加工工艺,才能从根源解决安全问题。要想实现畜牧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食品安全,则必须探索开发新的饲料技术与产品。

 

屠宰产品防控

现阶段,我国在针对肉牛屠宰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急需建立与完善相关的对屠宰产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可以借鉴世界各国为了降低疯牛病的风险,强化对疯牛病的监测所指定的相关制度,例如加拿大的牛废弃物管理条例,有效的提高了疯牛病的监管力度;美国农业部门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严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任何牛下脚料,针对三十月以上年龄牛的感染力极高的器官进行隔离处理;日本则因为2001年检测出第一例BSE之后,便开始对所有屠宰牛进行逐一BSE检测,做到绝不漏放。

 

 

内容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