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进口食品增势迅猛,吸引着不少经销商的加入。随着进口贸易商群体的扩张,存在于业内的一种声音也被逐渐放大。这就是:“做进口食品难。”那么,经营进口食品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成本高且不透明。这里的成本指的是进口食品的货物成本,包括进口合同的成本价及进口费用。其中,进口费用包含很多内容,有国外运输费用、运输保险费、卸货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等。由于进口食品从生产国到国内所经环节多,且有不少类似于国外运输费用的不透明开销,导致总体成本高且难以核算。
其次,进口流程耗时较长。以进口牛奶为例,牛奶在生产国的检测大概需要8天~10天,然后从欧美船运至中国,最短需要35天。此外,报关还需要2周,商检要15天到一个月。这些环节都是硬性要求,没有一个可以省略,这就难免导致部分进口食品到岸已临期的情况出现。
再次,运输和制度风险。一般而言,国外产品供应商在发货之前,会发送给进口贸易商产品照片,但是到货后的情景却不尽一致,破损时有发生。假如有十分之一的报损,就意味着这批产品又增加了十分之一的成本。此外,对于进口食品而言,就算入市时被判定合法,但是伴随着制度的日渐改进,也有出现上架后被罚款、勒令下架的可能。
那么,面对运营进口食品的三层阻力,进口贸易商将如何规避呢?
第一招:引入前做好新品合规咨询。当进口贸易商看好某一进口产品时,必须依照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合规咨询,保证进口食品符合国内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国外饮品中的某项配料未入可进口名单,该款产品即不可入境。
第二招:内外包装标签保持一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需要事先经过审核,在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后,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中文标签。标签内容不仅和外文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境内代理商的名称等信息。尤其注意,外包装标签与内包装标签必须保持一致。
第三招:主动、提早推进产品检测。这是一项全新的办法。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为推动行业发展,颁布了不少新政。为缓解由于进口食品发展迅速导致的商检部门压力,缩短产品检测时间,上海自贸区于今年11月份开始推行新政:进口贸易商可主动提供商检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此外,进口贸易商最好能够事先与产品供应商沟通,询问可否提供产品在生产国的检测报告,以便顺利完成产品检测。
第四招:选择合适的进口食品物流商。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进口一款产品需要找生产商、报关行、海外货运、仓储等等,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此时,找到一家专业的进口食品物流商就可以顺利帮助进口贸易商快速解决各项工作。比如,前面所提的进口食品损坏之事,事先购买保险即可解决,这个进口食品物流商便可帮你全权办理。
第五招:寻找分销商和分销网络。从国外进口食品生产商或品牌供应商开始,经过进口贸易商多次转手之后,产品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链条既简单也复杂。依照经销商在整个商业链的分工及所具有的资源特征,进口食品经销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进口贸易商、一二线市场分销商、三四线市场分销商。要想实现产品的畅销,布局渠道网络必然是重中之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进口食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者生活。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相信在做好以上五项准备工作后,可帮你规避不少进口食品的经营风险。
来源:东北萌兽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