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龙出口商对中国市场备感敬畏
自2020年中国禁止活澳洲岩龙虾进口贸易以来,澳出口商就开始着手多方面准备,一是积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二是游说当地政府,以试图恢复中国关系,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官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澳商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巴塞罗那展会上,澳洲最大的龙虾出口商吉龙腾渔民合作社(Geraldton Fishermen's Co-operative,GFC)推出了一系列零售包装产品,包括熟冻和生冻整只龙虾、虾肉和虾尾等等,以其传统Brolos品牌面向欧洲市场。
GFC贸易业务发展经理Brian Keay告诉UCN:“我们经历了很长一段旅程才走到这里(欧洲),为了这次博览会,我们与零售商进行了深入对话,我们需要真正的需求,将这些零售包装产品装进我们的产品组合中,从西班牙展会上开始做起来。”
GFC CEOMarc Anderson表示:“Brolos曾被当做一个批发品牌,而现在我们开始涉足零售领域,所以我们的新产品将拥有一个一家,它不会适合每个人,毕竟我们的渔业资源是有限的。”
目前,GFC正在与欧洲零售商Marks & Spencer、Whole Foods Market、Picard Surgeles进行对话,不排除其他市场。
今年,MSC认证的西澳岩龙虾配额从6,600吨增加到7,300吨,增长10%。GFC的供应量在5,000吨左右。
Keay称,自新冠疫情以来,GFC向渔民的返利减少了一半,澳龙价格低迷,当前价格只有往年的50%左右。去年澳龙价格有所上涨,因为美国刺龙虾的产量在下降。“中国禁令之后,我们不得不转向中国香港和越南,包括了冻虾和活虾。美国、日本和欧洲也是澳龙的传统市场,过去几年合作社一直在重建与这些市场的旧关系,我们也在开拓新市场,特别是欧洲。”
“以往,我们出口产品都是活体,疫情以后开始生产大量冷冻产品。以前100%活虾出口,现在是70%。”Keay说,“今年配额增多了,我们原本以为要下调价格,实际上今年市场更活跃,需求方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们给渔民的返利也更高一些。”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once bitten, twice shy)
Anderson表示,中澳关系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改变,过去一年中国取消了葡萄酒和大麦的高额关税。目前两国政府的确在进行对话,龙虾可能是下一个议程。
“尽管如此,GFC似乎不太可能回到以前的经营方式。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对中国可能发生的事更加担忧和谨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once bitten, twice shy)。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会造成更多的恐慌,但中国市场给的价格比其他国家都要高,所以我们要寻找新的服务策略,究竟会怎样还有待观察。”Anderson说。
Keay说,GFC的策略是向零售板块转移,包括重新启用Fremantle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已经荒废了近20年。“因此,Fremantle工厂要进行大幅度升级,产量要达到1,500吨,我们需要进行大量投资,以加快生产速度。现在工厂已经开始运营,并获得了SQF认证,工厂达到了新标准,所以我们可以做零售,在理想情况下找到并扩大出口市场。”
发布于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