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反弹,国际成交提速,猪周期拐点真的来了!?

一、生猪价格反弹,概念股再次冲高

       据农业产经信息数据,全国大部地区生猪价格强势反弹,普遍攀升至8元/斤以上,部分地区峰值甚至触及8.3元/斤,底部亦稳固于7.3元/斤。

       这一波涨势,与此前几次价格起伏相比持续较久,涨幅更多,为众多生猪养殖企业带来前所未见的信心!!5月21日,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最新监测数据:2024年第20周,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20.05元/公斤,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10.2%。

       与猪价一起回暖的,还有股价。近几日,多家猪肉板块领头企业的股价近期纷纷上扬,展现出喜人态势。5月21日盘中,猪肉概念股指数一度上涨超过1%,而该指数自年内低点已累计上涨超过三成,市场情绪明显提振。

       多位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基于生猪的统计数据,二季度生猪出栏量有望环比缩减,供需紧张形势趋向缓和,猪价前景乐观。

二、国内猪价预计先跌后涨,进口有空间

       根据农业农村部所发布的权威数据,2024年我国猪肉产量预计将下降3%,但国内经济尚在恢复期,对消费还会略有影响。而2023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减少到约4100万头,同比下降5.6%。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行业指导计划希望将能繁母猪的数量稳定在3900万头,并根据实际的市场供需情况调整数量。这项计划要求加强市场和动物疫病的监测,并加强公共行政部门对行业的支持。同时,包括猪肉在内的肉类进口预计将在2024年也会有所提升,通过不断丰富的原产地和产品类别细化,以实现弥补国内差异化供应需求。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3—2024)》。白皮书预计2024年国内猪肉价格先跌后涨,全年均价同比上涨。

       供应方面,预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猪肉供应相对充裕,下半年逐渐减少,全年供应量同比下降。根据生猪生长周期,2024年国内生猪出栏量先增后减,同比小幅下跌;行业去产能使养殖端压栏意向减弱,生猪宰后均重或同比小幅下降;国内猪肉价格低,进口量或有限。需求方面,从人口结构和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猪肉消费量或同比微降。综合来看,供应降幅大于需求降幅,预计猪肉价格上涨。

       进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5月18日发布的2024年4月进口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肉类进口总量为54万吨,总进口金额为133.6亿元,其中进口猪肉及猪杂碎20万吨,进口金额为27.7亿元,进口数量和金额同比都出现下降。这也体现了肉类进口,特别是猪肉进口的赛道已经进入到“细分领域”的争夺与竞争,更加肉质的肉类来源,更加稀缺的肉类品类,更加具有优势的价格,都将引发向中国出口肉类产品工厂乃至出口国“针尖对麦芒”的“竞争”。

       下星期在上海举办的2024 SIAL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大家将会看到在E4-E7场馆专门设立的肉类展区,那里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肉类展商,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肉类产品将在这里获得集中展示。

       短期来看,预计5月下半月猪肉进口产品价格或波动不大。一方面,5月中旬上游养殖端截留部分猪源,养殖端亦压栏惜售。同时当下屠宰企业盈利状况普遍不佳,部分临期库存尚需释放。另一方面,终端需求仍显弱势,白条及产品销售情况难有改善。

三、巴西、美国重拾涨势,欧盟市场均势难破

       2024年全球猪肉供应情况,将取决于主要生产国中国、欧盟、美国和巴西。2023年,世界猪肉产量达到1.15亿吨,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0.6%。这一供应增长与中国和巴西的增量有关,这部分增量抵消了欧洲产量的下降。2023年国际需求同比下降3.1%。受中国影响,世界猪肉供应或略有下降,预计全球产量将同比小幅下降0.9%。与此同时国际需求将温和复苏。

       巴西在经历了2023年的好年份之后,2024年的生产、出口和消费预计增加。原料价格下跌后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出口市场也较为活跃,巴西的前景良好,国内外需求都有所改善。生猪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本周均有所上涨,受上旬家庭有薪资收入进项和母亲节刺激终端消费增长预期的推动,肉类批发端的流动性有所改善。屠宰企业因下游需求增长在价格谈判中表现得更为迫切,而养殖户借机抬价,巴西主要交易市场在进入第20周后生猪价格经历连续三日上涨。

       当周巴西猪肉出口市场暂未受到其国内价格上涨的影响,5月1-2周出口吨均价为2286.67美元,相比上个月的2300.67美元下降了0.60%;日均出口4516吨,较上个月略有放大。

       美国在前一周中断连续17周上涨出现年内首度下跌后,本周生猪价格略有回升。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预计2024年产量将恢复2.4%。截至23年12月,美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3%,美国、加拿大能繁母猪存栏在过去四年减少逾 50 万头。美国猪肉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有增长前景。

       农业部将2024年美国猪肉产量从1274.03万吨略微下调至1272.85万吨,预计年增长率近2.8%。考虑到美国2024年前四个月的猪肉产量同比增长仅有0.1%,如果要实现2.8%的年增长率,在本年度的剩余时间里,猪肉产量需要同比增长4%。

       母猪屠宰量仍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美国仍处在能繁母猪清栏去产能的阶段。预计在未来的几周里,美国生猪价格将继续冲高,瘦肉猪价格到夏季攀升至1.2美元/磅也不足为奇。

       欧盟27国2023年年底调查预测,去资本化可能结束。2023年,欧洲生猪供应量下降了7.6%,相当于1730万头生猪。屠宰和分割行业受到重组的影响,这些重组在今年年初限制欧洲的生产,预计下半年会有所改善。

       欧盟如今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猪肉产区,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出口国(地区),中欧猪肉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024年,预计欧洲出口商将在中国重获市场机遇。就在上个月,中国海关总署对外发布了法国和荷兰输华猪肉的检验检疫要求及补充条款,扩大了上述两国输华肉类产品的品类,这也是欧盟猪肉产业的一大利好。

       随着经济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以及2024年猪肉在需求端一定的上升空间预期,猪肉价格预计将走上上升通道,猪肉进口也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